第一次看到soname是读<程序员的自我修养.第一册:链接库>看来的。顺便说一下,这本书确实是本好书吖,国内出的难得技术好书。后来在公司的项目中把它从windows平台下移植到linux下,写makefile时用到过。
再后来又忘记了。今天再次看到soname的时候就有点记不起来了。又只好搜索了一些资料看。趁热打铁把学会的东西记下来。
linux为尝试解决动态链接库版本冲突的问题(windows平台下称之为DLL HELL),引入了soname进制。linux的动态链接库的扩展名约定为.so 即shared object的缩写。下面的makefile语句来自于哥今年上半年写的makefile文件:
VERSION_NUM := 1.0.0
soname = lib(dirname).so.(firstword (subst ., ,(VERSION_NUM)))
LINKFLAGS := -shared -Wl,-soname,$(soname) -L. -lpthread -lrt -lpentagon -lcross_platform
其中的变量$(soname)会被替换为eibcomm.so.1。再看看LINKFLAGS变量指定的几个选项. -shared 表示要生成一个shared object,即动态共享库. -pthread -lrt -lpentagon -lcross_platform 是要链接其它几个库,thread和linux的posix线程库,rt是一个和实时系统相关的库它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函数。
比较奇怪的是 -Wl,-soname,$(soname) 它们之前用逗号分开,而不是用空格分开。实际上这几个东东会被gcc传给ld(linux下的链接器)作为链接器的参数。gcc规定的写法就是这样的。指定的soname会被链接器写入到最终生成的elf文件中(linux下的可执行文件格式)。要查看elf文件的段布局什么的,可以用readelf工具。
最终生成的文件将命名为 libname.so.x.y.z 的形式。soname是libname.so.x的格式(也不尽然,这只是一个convetion,并非在语法或机制上强行要求)。接着把生成的so文件拷贝到/usr/lib 或者 /lib,这两个文件夹是系统用来放置动态链接库的地方。debian下没有把/usr/local/lib作为默认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夹.可以通过改/etc/ld.so.conf 文件把更多的路径加入。再运行 ldconfig,更新cache中的库文件信息。为什么要用cache呢,有人就问了!因为library实在太多了咯,cache就被引用了。cache是个好东西啊!!!
这个时候依赖 libname.so.x 的文件就可以找到这个library并加载起来了。但是编译程序时还是找不到呢.编译程序时通常会写 -lname 这个时候会先找 libname.so 再找 libname.a 文件,结果找不到。link就会抱怨没有找到这个库文件。为了让编译通过,于是你就用 ln -sf libname.so libname.so.x.y.z (这个是realname,版本号部分可能只有x.y两个部分) 建一个软链接!搞定!
copyright ykyi.net